6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党史·家书·青年”主题分享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全体校领导靳诺、刘伟、吴付来、郑水泉、刘元春、杜鹏、朱信凯、齐鹏飞、顾涛、王轶、胡百精,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李景升出席活动。四位有故事的人大青年榜样,以家书为载体带领大家体悟历史画面中的信仰味道,展示人大学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与担当。
第一封家书是吴玉章老校长的《哭吾妻游丙莲》,是所有人大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封红色革命家书。信中既有负重前行的忍耐,也有心中积压着的对妻子的亏欠和愧疚。可是“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牺牲得太多了!”,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人仍需苦行,“哭不能了事,哭无益于事”。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原创话剧《吴玉章》中游丙莲的饰演者刘佳文表示,话剧《吴玉章》有一个美丽的结局,吴老在弥留之际见到了丙莲。阴阳两隔的悲伤和穿越时空的幸福在她的心里冲撞:游丙莲守了四十四年,没能等到与丈夫的最后一面;可是,作为几十年后话剧里的丙莲,她却站在这个历史上距离民族复兴最近的新时代。玉章的心愿已经完成,她可以心满意足地说,玉章付出的一切都值得。这就是我和丙莲的故事。虽然今年就要毕业了,但她永远不会忘却,在这个舞台上,她曾见证过的《哭吾妻游丙莲》的故事。
第二封家书是一封极为特殊的边关“来信”。2019年,来到新疆和田支教的这位人大人瞻仰着纪念碑,体悟着这封不同寻常的家书,“一颗红星、一张地图和一个日期”,那是人民解放军进驻和田的日子。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支教的徐贵荣表示,那块纪念碑,就是老兵们写给每一个,不辞艰苦到此坚守的年轻后生的一封家书,它写满了老兵精神70年生生不息伟大传承的密码,也见证了那一代人对党的全部忠诚。“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今天,驻疆官兵、援疆干部、支教教师正以一批又一批“沙海新兵”的身份渐次走来,走近这封家书,并坚定不移地接过老兵手中高擎的信仰火炬,把这场守护和建设边疆的接力继续跑下去。很幸运,他曾是在其中的一个。他到新疆支教那一年24岁,当年战士们进疆时平均年龄和我差不多一般大。他相信,爱国的少年心,不仅是相通的,而且哪怕跨越了70年,也只会更鲜亮,不会蒙上灰尘。支教那一年,这封家书、这段经历,应该就是帮他擦亮这颗心的那一种力量,也让他知道了今后奋斗的方向。
第三封家书是参军报国家书。卸下戎装,没有卸下使命;走出军营,依旧为人民站岗。那段热血沸腾的军旅人生,书写着和平年代军人、年轻人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周晓辉表示,利用断断续续的时间写一封信寄给远方,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化解了孤独,为艰苦的日子带来了盼头。戎装在身,边关苦寒。一封家书,寄托思念。这些家书里有军人的梦想,有军人的报国情怀,也有军人的生死诀别。他们的勇敢与牺牲,是这个时代青年精神的鲜活注脚——青春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家国与边关。
第四封家书是战“疫”家书。那段众志成城的战疫时间,这位年轻的人大校友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赴武汉报道团队成员,义无反顾赶往一线,在战“疫”最前线记录下那段载入史册的苦难辉煌。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李行健表示,当面对节节攀升的确诊数字,当不断出入红区,与确诊患者一步之遥,当面对巨大的国际国内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每个站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都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相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同样如此。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在抗击疫情这样的大事件面前,在未来每位同学都可能经历的大时刻,我们是否能忠于人民,忠于自己内心最炽烈的信仰,每个人都需要用思想和行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李景升为四位青年榜样颁发纪念奖牌。
活动中,话剧表演再现了吴玉章的家书情境;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舞蹈团带来表演《点亮雪山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