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没有书面的考试,但不代表没有严格的选拔,一路的枪林弹雨、一路的荆棘遍布,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就是他们的“考试”,“到延安去”就是他们交出的“答卷”。
这一纸军令,短短十个字,却把这些老战士永远地留在了昆仑山下,15团官兵就此一生守在这里卫国戍边,绝大多数老战士至死也没有离开过团场……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全党全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烈氛围中,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开展走进“红色中小学”系列党史宣讲活动。
近日,讲师团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展了专场宣讲活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第六指导组副组长郭栋,人大附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晴,人大附中德育副校长刘秀清,人民大学团委负责人杨子强等参加活动。数百名来自人大附中高中部的团员骨干、人民大学“青马班”全体学员现场聆听了宣讲会。
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走进人大附中
从“陕公岁月”到“沙海传奇”,红色记忆始终鲜活
“在当下多元思潮在社会上相互撞击、传统认知不断被解构的时代里,变化的只是回应时代感召的具体形式,而不变的是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生雷引杰以“追寻‘到延安去’的信仰足迹—陕北公学校史里的党史”为题,回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青年响应“到延安去”的召唤,从天南海北奔赴延安,共聚陕北公学,投身学习改造和革命实践的峥嵘岁月。
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讲师雷引杰宣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老兵们把心种在了戈壁大漠中。他们一生未曾改变的是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在南疆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深深扎根,托举起今天和田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研究生徐贵荣围绕“昆仑作证—沙漠深处的党史”,讲述了解放军原二军五师十五团进疆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和田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讲师徐贵荣宣讲
从历史中找到成长答案
人大附中团委书记孙京菊老师表示,在建党百年的宏大背景下,延河讲师团通过“有历史、有故事、有实践”的分享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有心、有情、有力的党史思政课,这样生动的党史教育让同学们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从历史中汲取成长力量。
人大附中团委书记孙京菊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开展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校,把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好、开展好,是与生俱来的光荣和镌刻在心的使命。”中国人民大学校团委负责人杨子强老师表示,延河讲师团将以“党史中的校史”为主题,把校友中的革命先烈、校史中的感人故事、校馆中的珍贵文物、校址中的红色遗迹、校歌中的革命精神等深度嵌入宣讲活动,贯穿大中小一体化,让广大同学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使命如山。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负责人杨子强致辞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是学校党委领导、学校团委指导的以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为主要任务的学生理论组织。讲师团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为基础组建,广泛吸纳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同学参与,努力把学党史、悟党史、讲党史、用党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主渠道、课内课外全频道、社会服务大熔炉,通过“党旗下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深悟透、学思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