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调研手记优秀示例
目录
1.褐黄色的朴实坡沟中的希望
2.生灵之必需,水也
3.愿梦想照进现实
4.黄土漫漫情满心
褐黄色的朴实坡沟中的希望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中福村
胡萧 郭晓锐 胡广达 李国雨 王帏 昊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美与殇同时扎根在这里,他们有着褐黄色的质朴,他们坚守着坡沟中的希望。这片土地连同土地上时代生活的乡亲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曾经在一篇题为《我的鲁西平原》的作品中读到这样一个句子:每一次回乡,都为你褐黄色的朴实所感染。这是一个多年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一片“褐黄色的朴实”引得我这个在北方国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大三的时候,在学校“千人百村”实践调研活动中,偕同五位师弟师妹,我终于有机会得以窺探这片土地的一角。
2013年8月,我们团队踏上这一片并不熟悉的土地——鲁西平原上的中福村,没有城市拥挤的繁华和释放的夜生活,只有傍晚坐在街上拉家常的闲适和深夜几声狗吠的安宁。对全队所有成员而言,这都是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接触只曾在作家笔下见过的中国农村。我们按照问卷的指引,全面而详尽地了解认识农村的生活,了解认识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精神娱乐等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联系着眼中看到的农村生活,联系着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掀起了或大或小的波澜。
长路漫漫的经济
经越无数年大河汪汪洋洋的冲决与沉淀/经越无数代先人日作日息的开垦和耕耘/鲁西平原/被塑造成一片稔熟的土地/你挟着北方国土固有的情愫/生长出成山的小麦/成山的高粱/成山的玉米/生长出一堆堆大个的土豆和地/在众芳飘散的季节里/油菜的花儿开遍了平原/花生的花儿开满了平原/芝麻的花儿开遍了平原/连同平原上坡坡沟沟的野花儿
广袤的鲁西平原一直是山东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在鲁西的农村,工业带来了新的气象,但农业生产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的模式也没有改变。中福村的经济沿承了中国农村的典型发展模式,依然以农业生产为主,按2亩/人承包给村民耕种,还有一两个村办工厂。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部分无人外出打工的家庭而言,村民们的全部收人都拴在那几亩庄稼地上,按照村民们提供的最多“一亩地能赚一千元"的数字,就能推知这户人家的大致年收人。但是实际上去掉成本,平均每年每亩地的纯收人只有五六百元而已。对于那些家中有子女接受教育或老人接受医疗的家庭来说,经济压力之大不言自明。那些家中有人外出务工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来说则要好很多。也许从内心深处,没有人愿意远离故土亲人,但打工的不菲收人(月收人基本在2000元)又在强烈地吸引着村子里的人们。本村的劳动力几乎都会选择距离较近的聊城、济南以及天津打工,以便农忙时节回家做农活。
当然,也有极少一部分人另辟蹊径,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如西红柿)或养殖(办养猪场)致富,并且入股参加了专业合作社,他们的收人明显高于种植玉米和小麦的农户。遗憾的是本村虽有农业合作社,但由于成立时间不长,村民们普遍对其作用没有明确的认识,加人其中的人则更少。但加人合作社的农民对合作社印象良好,合作社也确实在购买农资、传达市场信息、拓宽销路方面助益良多。
事实上本村曾有养牛的传统,但由于土地紧缺、饲养繁琐、清扫不便等原因,加上农户养牛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价格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且销路不广,仍然坚持养牛的农户已经寥寥。
本村的一大亮点在于率先使用了国家推广的清洁能源——沼气。目前有约1/3的村民已使用沼气作为做饭的主要能源,但全村共200余户居民,仍有不少以烧柴作为做饭能源。另外,本村的沼气建设也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衍生产品,遑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村中我们并没有见到期望中的沼气发电或沼气与农业的结合发展。
中福村可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缩影。在踏上富裕的康庄大道前,中福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渴求关注的教育
希望/从鲁西人唢呐的“一枝花”里悠悠飘出/期盼/从鲁西人歌谣的“筢子经"里悠悠唱出
农村教育的衰败,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事实。夏日炎热的街道,少有孩子的喧闹很多较大孩子随父母到大城市,如济南、青岛等地打工,留在村里上学的孩子并不多。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暑假,很多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也是在暑假的时候把孩子托给村中留守的老人照顾,所以我们调研过程中所见的很多孩子在开学后还是要回到城市中读书的。
2005年,中福村的幼儿园就被拆了,2006年之后,村中的小学也不复存在,从此,家家户户的孩子基本上陆续转移到镇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而由于距离遥远,学校会每天早上下午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是一笔不少的费用。一些家庭会选择骑自家电动车同时接送家中两三个孩子,风雨无阻,但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给留守的妇女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些家庭会选择让孩子住在学校,甚至有念幼儿园的孩子也不得不住在学校,可这也是一笔菲的费用。但值得庆幸的是,村里的村民们普遍重视教育,认为不读书不行,不能说读书无用。我们采访过一位张姓大爷,儿子外出打工,是中学学历。我们有一个问卷题目是,上学没有什么用,问被访者对此是否认可。问刚问完,刚才还很和善的大爷顿时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都晃动了,大爷说,这是什么“怎么能说上学没有用呢?我们这代人没有什么文化,受了这个苦,怎么能说上学没有用呢?上学有用!大爷激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我们确实应该深思,我们是不是给了农村足够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城市学校的奢华与农村校舍的简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毕业的青年教师们破脑袋寻求一个城市教师的编制,而志愿服务乡村的人却寥寥可数。名校里来自农村的孩了远少于城市?为什么很多农村的孩子刚刚完成义务教育就不得不走出家门打工?这一切的一切值得我们深思。
村支书在接受我们访谈时,淡到教育问题,他多次提到希望村中的孩了能够就近入学。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孩子来说,生长在农村无法选择,但是,知识改变命运,如此这般的教育会不会让他们陷人恶性循环呢?村中学校的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深入乡村的社保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孩子”养老之外的新招——新农保。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村里依旧根深蒂固,依据传统,子女成婚后会与老人分家,组成独立的家庭。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夫妻二人生活在一个独立的院落里。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来说,为了减少儿女的负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继续耕种土地,种地养老,在经济上基本不依赖子女。对于那些有独立生活能力但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他们大多是依赖子女每月或每年给的生活费来生活。在这两种情况下,子女与老人们的交流其实并不多。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这种没有交流,没有照顾,只有金钱赡养的现象更加普遍。也有为数不多的家庭,子女婚后与父母继续生活在一起,父母更能受到子女在生活方面的照顾,但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又成为大家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在我们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并不为大家普遍接受。一方面大家认为将老人送去养老院有违孝道,会遭来邻舍议论;另一方面,养老院在农村建设的并不成功。大多数养老院设施不完善,人手缺乏,经费不足。一位老人就对我们说,自己是与儿子一家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一般情况都是儿子出去打工,儿媳和孙子孙女同自己生活在一随着社会保险在农村的普及,养老保险这个词也为大家所熟知,我们问及保险支出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参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据村支书介绍,新农保分100-1000元共十个档次,但是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村民会选择100元这个档次。绝大多数农户还是相信“养儿才能防老”。
医疗保障方面,新农合的的确确给乡亲们带来了实惠。通过新农合,农民看病的费用大大降低。村里的会计告诉我们,住院报销比例几乎都在65%以上,这使大家的压力大大减轻。村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住院报销比例镇医院80%、县医院70%、市医院53%、省医院45%、省外医院40%,由此可以看出这项制度是鼓励村民就近就医的但是这又与镇医院、村医务室医疗条件差形成矛盾。
村里人口文化大院包含了村里的村委会办公室、村农家书屋和村医务室。我们第一天去的时候,村委会办公室桌椅上布满灰尘、农家书屋和沼气服务中心房间的门已被上锁、农家书屋的牌子放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地上,而一排屋子中最小最偏僻的那一间,一直在迎接络绎不绝的访客,这就是医务室。我们从窗户外面观察到,约20平方米的医务室内,有一两位当地医生、两三排药品,有一些血压计等简单的设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民对医疗药品的很大需求还有院中空空的医疗合作报销公示栏。所以,在我们访问的农户中,但凡家里老人身体不很硬朗,即便参加了新农合,医疗支出对家庭经济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新农合已经基本普及,但是为什么还有好多村民反映看病吃药的巨大负担?就近就医,村中小小的医疗室能提供的医疗服务又有多少?高级医院报销比例逐级降低,那大病怎么看?村中文化大院中空空的新农合报销明细牌,还有女主人谈到年迈的公婆每年的医药费时一次次的叹息就是现实反映。新农合固然给农村带来了一种新的解决看病难的方式,但是他的实际效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或许在新农合产品设计上应该更倾向于农民的利益,而对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改进也应该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缺乏基础的文化生活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虽然中福村村民的物质财富水平有长足的进步,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仍旧匮乏。
收看电视是大部分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娱乐消遣手段。粗略估计每户家庭都能收到40个有线电视台。棋牌、麻将是许多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另外,村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是村里唯一的文艺团体,能够吸引到一部分老年人参加。大部分受访村民都没有定期体育锻炼的习惯,村内也没有定期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比赛。其他文娱活动,如看电影、参观文化站、艺术馆乃至旅游等,在村内的普及率极低,休闲娱乐活动费用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忽略不计。村民们几乎都没有宗教信仰,村里也没有任何宗教活动场所。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村民缺乏对宗教的科学认识,甚至将宗教等同于“邪教”而盲目排斥。
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除了受到村民文化水平的限制外,还暴露出村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不足。中福村人口文化大院里设有一个篮球架和一张简易乒乓球桌,但篮球架的球框遭到损毁,未得到修缮。其他公共健身设施不具备,如单双杠、踏步器、扭腰器等。村里每个月都会免费放电影,内容以农业科教片和戏曲为主。由于内容的局限性,村民的参与热情不算太高。村内的秧歌活动常年有举行,但经费支持的缺乏是一个大问题。村内还设有“农家书屋”,几年前省里的一个出版局一次性提供了20多箱书,大部分村民都听说过,但是在那看过书的很少,去过的普遍反映图书的类型和数量难以满足需求。而我们看到,人口文化大院中的农家书屋的门已经上锁,农家书屋的牌子也被放在办公室的地上,布满灰尘。
在村民心中,或许傍晚能在街上和左邻右舍拉拉家常或者打打扑克牌就已经算很不错的休闲放松方式了。精神娱乐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保障基础上,在“今年地里的收成还不一定有多少”,“儿子在外打工一年见不到几次”“老人生病随时都有可能去大医院花到几千元甚至万元”这些无法保障的未来的面前,村民们对于健身、看电影等娱乐生活基本没什么概念。
渗入泥土的情怀
而信心/掺着汗水和着粪肥一起施进泥土/你是一代代鲁西人生存的根本
或许是接触久了在城市里熙熙攘攘为生计奔波的人,我们对村民的第一感觉就是生活很闲适,很安逸、很满足。我所接触的几户村民中,有的家里除了耕地还养着牛或者羊,儿子女儿都已毕业参加工作,大院里房子阔气敞亮;有的儿子媳妇均在外打工,在家里照顾孙子孙女的年迈的公公婆婆,去地里帮忙做农活;有的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厂人在家照顾孩子还要一力承担田里的劳动;有的儿子女儿虽没有负累,但须照顾年迈残疾的父亲和弟弟……这些人,经历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黝黑的面容上显示着他们经受着生活不同程度的苦累。或穷或富,但是他们都感觉自己家的情况在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好。尽管也有来自不同方面的经济压力,但还是一步步踏踏实实在为自己家的小小进步而努力着。在最接近土地的地方,人们应该是如这般最平实的。闲时午休后搬几个小凳子坐在自家门前,自然而然地就会吸引来街坊邻居唠唠嗑,人多的时候还可以凑着打扑克牌;或是在6天一次的集市上拿着自己家地里的蔬菜去卖卖,或者在集市上买些当季的水果和五金等。这样重复的日子却没有多少枯燥,因为守着一亩三分地,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生活,自然而然的习惯,自然而然的心境。当谈到关于需要改善的方面,大多数村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已经很好了,政府给我们做的非常好了,村子里这几年越来越好,医疗和养老保险也非常好"。相比于我们,他们更懂得满足,更懂得感激,所以在我们看来,他们远比一些城市中的人要幸福。
但是在这样的整体直观印象下,我们也还是可以看到个体的忧愁和无奈。我们非常幸运地遇上了六日一次的集市,在集市上转了转,大部分是当地人过来拿着土豆、苹果、桃子这些蔬菜水果摆在街边来卖,还有一家卖五金、一家卖布料的老板便是外来的。中午的时候,蔬菜水果卖得差不多了,当地村民边收拾了篮子和称回家了,而外地的人也渐渐收拾东西走了,一周一次的集市就结束了。而就在这条繁华喧嚷了一天的街上,有一户门朝着街道的人家。初见,我还以为是临街的小卖部,走进去才了解,这家人家后面只有窄窄的一条,算是院子,所以把门朝着街道。女主人很热情接受了我的访谈。她的丈夫在外面打工,家里还有一个年迈多病的婆婆地年看病吃药的钱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十亩多地的劳作全落在自己身上两个女儿都在镇上读小学,为了节省开支,两个孩子上下学不坐校车是由妈妈每天骑电动车带着来回接送。而这间屋子最多有80平方米里放着一张比较大的床,人眼只有电视机和电冰箱几件家具(冰箱是邻居家寄放的),还有一间较小的里间,是家里的老人住的,后面不到20平米的院子里放着蜂窝煤炉,用来做饭。尽管家里很拮据,但是访谈结束的时候,女主人还是很热情地邀请我在家吃口便饭,这让我又一次认识了乡村人的质朴和热心。
他们的祈盼曾多次失落/但欢乐/也不时像圆滚滚的西瓜一样饱满
他们的贫困曾数世相袭/但喜悦/也不时像沉甸甸的甜菜一样充实
走过这片土地,我们有幸窥得一隅,美与殇同时扎根在这片多情的土地,褐黄色的质朴,坡沟中的希望,感染着我们每个人。
生灵之必需,水也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民湖村
李雨蒙 高迪 张搏 钟雪 党昊 崔少轩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愿这方土地上的滴滴生命之水,在滋养生灵的同时,也不吝惜将万物的生机赐予这方水土所育成的人。
2013年暑期我们一行六人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民湖村,进行了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研。8月的湖北,令人畏惧。持续的高温,让人不敢迈人这片焦土。但使命在身,只能收拾好心情,准备好防暑用品,踏上艰难的旅途。确实高温的天气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当地人们分散式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很苦恼,但克服一切困难,我们交出了一份份珍贵的劳动成果。
民湖之急,水也
在南方的旱季即八九月份,民湖村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及紧缺问题。
在饮用水方面,民湖村村民的饮用水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其中,有饮用自来水的,有饮用井水或泉水的,有饮用河水的,也有饮用池塘水的,但没有村民饮用水窖水。村民大多就近取水,因此获得饮用水的往返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是居住在街道上的村民也不一定能喝上自来水,因为部分村民认为自己的房屋临河、湖或早些年开挖了水井,因此拒绝安装自来水管道。另外,部分居住在山区的村民就算在自家安装了自来水设备,也因水压不足、旱季缺水等原因频繁停水,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使用自来水,转而使用天然水。
在生活污水的处理方面,对于家中能够使用上自来水的村民,他们的生活污水基本上通过专门管道排人村里修的污水池或污水厂进行了集中处理。但对于家中没有铺设自来水管道的村民来说,他们的生活污水一般直接泼在了院坝内外的空地上,虽然他们一般都称,没有将污水直接倒人河流、湖泊或田地,但是一旦下雨,污水极可能被冲人河流、湖泊或田地,导致自然水资源被污染。
民湖村村民普遍认为如果村里获得一笔钱,应该最先改善人畜饮水设施,这印证出民湖村水资源紧缺的严峻性。
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民湖村在七、八两月降水量极其稀少,日均温三十五度以上的天气状况下,农民生产活动的第一要务便是抗旱。由于上游水库储水量缺乏,而民湖村地处下游,绝大多数村民自寻水源,使用电力带动抽水机抽水,将天然水抽向自家农田。这样的取水方法导致村民们不仅面临着天然水资源逐步干涸的难题,更得小心处理邻里乡亲间的水资源纠纷问题。经镇政府领导干部介绍,镇领导每天都要下乡调节村民的争水夺水问题。但即使有领导的协助调解与村民的自我和解,民湖村还是因抢水发生过流血伤亡事件。
在生活用水方面,未安装自来水设备的家庭只能使用桶装水,或因长久暴晒逐步发臭、泛起污浊泡沫的河湖水;安装了自来水设备的村民也因家中停水而不得不自寻水源。村民们为了节约用水,基本上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才洗一次澡。虽然村民们尽力保证饮用水的洁净但是大旱时节,就连民湖村都不能保证全天供水,民湖村村民在无干净水可用的情况下,只能饮用卫生程度堪忧的水。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民湖村的水资源季节分布严重不均。在旱季,村民们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不仅生产用水无法保证,连生活用水都难以顺利获取。
生灵之需,水也
民湖村连续干旱三年,主要河流都已枯竭,总共两个应急水库,其中有一个已经干涸,另一个据当地村民反映,被私人承包,造成鱼塘,用来养鱼当地村民就此问题产生过很多纠纷,但仍未解决问题。
农民正常生活的用水取自村里打的井,或者是村外未干涸的河流。但由于连年的干旱,村里的井水已经不多,大多数农户主要饮用矿泉水和桶装水而这些水需要到民湖村上才能购买,需要较大的成本支出。由于当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还不完善,自来水管还未建,使得当地出现这种天灾时饮用水的问题凸显,虽然乡镇政府给予农民每天定时的送水车的用水支持,但是杯水车薪,并不能长久。所以当地农民的饮用水的问题急需政府重点解决。
我们是在八月中旬去的民湖村,以往的年份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得凉爽了。可是今年特别热,暑气像民湖村的山一样铺天盖地。我们去了之后,民湖村政府的人告诉我们,他们现在正忙着抗旱——也就是往田里抽水。
我们去村里面的路上,才真正发现旱情到底到了什么地步。据农户讲,一部分状况还好的农田可以长出稻子,但更多的农田缺水有一些严重的,秧苗已经呈现出一种迟暮的枯黄色,就是秋天的落叶一般。长在山上的板栗树也枯死了不少,远远望去,也是秋天的颜色。青山中印着一片黄色,很是突兀,触目惊心。
由于连年干旱,当地农民已无法从自然河流中取水灌溉,只能仰靠水库的水来解决燃眉之急。但两个水库有一个已经干涸,另一个据当地村民透露,被私人用来养鱼,无法放水,发挥水库的功效。所以当地的村民只能采用水泵来汲取深层的地下水。然而使用水泵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这会使得成本急剧的上升。巨额电费的支付吞噬了种庄稼所得的利润,使得种植水稻的净收人所剩无几。目前当地农民的主要收人为种植香菇和饲养牲畜所得,种植水稻的收人微乎其微,所以当地农民对于灌溉用水有着较大的需求。
安全饮用水指的是一个人终身饮用,也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饮用水。安全饮用水还应包含日常个人卫生用水,包括洗澡用水、漱口用水等。如果水中含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洗澡、漱口时通过皮肤接触、呼吸吸收等方式进人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民湖村的水污染的险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村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致病细菌较多,会造成表面水域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同时农村水处理设施落后,致使大量的磷等物质进人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是农药化肥的使用使河水遭受污染。农药化肥中富含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在民湖村,农民保护水资源清洁的意识不强,政府每年对于农民的农业培训只有一次,致使农民随便排放生活污水,以及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水的污染,使本来就不充足的水资源遭受污染,加重缺水的境况。所以在解决用水需求的同时,政府仍应考虑满足用水安全的需求。
民生之思,水也
吃水用水自古就是大问题。农村农户家如果遇上多日停水,而没有得到事先通知,那么家中的存水必然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这样的情况下,村民也只能从外面的水井或池塘取水使用。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问起生活用水的时候,除了小部分还是取水于自家水井或者是附近的塘堰,当地很多农户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如果自来水的普及程度较高的话,那么农户家里的用水会方便很多。在农村,很多地区使用井水。近年由于干旱和南水北调,或者还有其他原因,地下水位下降,村里很多井都已经干掉,要么没有水,要么挨着底子捞出来的也不干净。平时只有屯一些水在大缸里做饭用。
农户家里没有太大的讲究。水缸即使盖上了盖子,但是时常会见一层薄薄的油花飘在上面。水缸就在炉灶旁边,舀水的瓢从缸里起来再直降到锅里去,再小心也会沾上锅里的油,这一身多用的瓢再把油星带回水缸里去。想开些,左右都是吃进去的水,左右都是吃进去的油,混一点点也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有自来水的话,有更干净的水自然是好一些的。
而且如果有了自来水,洗手间的更新换代也会来得快一些。外面的人去农村最不适应的可能就是路和洗手间。国家的村村通让很多地方的交通变得便利许多,剩下的最大头就是洗手间了。调研问卷里面面的问題是几乎所有农户都没有可以冲水的厕所。也许自来水普及的时间再长些就会被提上日程了。
农村里面即使是有自来水,多也是吃饭做饭来用,还有的可能用自来水洗衣服。实际上在调研过程中,就有一户人家的女主人放着近在咫尺的自水不用,扛着拖把去外面的堰塘里面洗。如果家里的床单被罩什么的要换算平时的衣服是在家用自来水洗的,这些床上的大件也要拿到河边或者是塘边去洗。农村的露在地表的天然水比较干净,在那些地方洗衣服又不需搬出大盆子,又可以节约家里要出钱的自来水,所以很多村民是愿意这样故的。
包括牲畜的吃喝,也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没有人放牛是在家里对着自水水龙头放的,都是到外面河塘池堰去。那些地方既有丰厚的牛草,也有要喝的水或者要往身上抹的泥。
调研期间正值当地干旱,很多天没有下雨了,而田里的庄稼正是要“喝”的时候。所以连同镇政府、村书记和农户都在忙着抗旱,也就是往田里抽水。
靠着堰塘的田离水近是近,而且不用抽水。需要抽水的自然是离得远的,牵线都要很长。电机的线卷起来和大卡车的轮胎一样直径、一样粗细。调研地附近的一个村子地处山脚,村里面小河小水塘比较多,田里面作物的长势比其他村要好很多。但是农户指着山上给我们看:山上都是板栗树,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一片郁郁葱葱;但是眼前却是像秋天的景象一样,一片枯黄。
调研小组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旱情严重,在天气合适的时候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当地人告诉我们:“有时候不是炮在哪,雨就在哪的。”很可能当地人辛辛苦苦准备一场,人降雨的炮弹一发射,然后风一吹,云一跑,雨就下到别的地方去了。天上的办法行不通,人们只有在地面上运水用水了。
救济之道,水也
农户向我们表达了他们对民湖村水资源现状的忧虑,我们小组的成员都非常希望可以为解决农民的忧虑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学识尚浅,但是我们们仍然希望尽自己的努力,为农民朋友们尽自己最大的帮助。我们发现民湖村的水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人畜饮用水和生产用水两方面的供水问题。而同时,这两方面的问题又可以归结为自己解决和政府解决两个方面。
首先饮用水,我们发现没有村民饮用水窖水,因而我们认为这是村民本身可以弥补的,水窖就是一个微型的水库,对于干旱天的应急是尤其重要的,人们饮水的途径大多是没有节制的取之于外,而没有考虑运用水窖来平衡各个周期和预防短暂极端情况的发生。同时,修建水窖也可以在如此的十旱情况下,不用每天频繁打水,可以在一次性取水后存储一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而自来水方面,自来水系统是使得水源供水系统正规化的必要部分。在农村引人自来水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对修建自来水管道的评价是不同的。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政府应该把其当作公共物品来考虑,在充分动员村民的情况下,成立政府评估小组进行走访来评估每一户人家对于自来水的需求迫切程度,以此来筹集一些资金。同时积极向上级做工作,争取一些专项财政拨款。而另一方面,有了供水设施之后,必须得有稳定的水源。我们发现该村只有两个应急水库,应该说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竟然还存在水库拿给私人养鱼的现象。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着手于修建更多的小型水库,同时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并且集中开采地下水,防止村民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而在处理污水的问题上,政府应该妥善建立一套污水处理系统,至少是鼓励私人建立或者综合建立一套公共的系统,对于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即使不能够达到饮用标准,也可以用于牲畜饮水或者灌溉之用。
而相比起单纯地建设用水设施,让村民对农村用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能更为重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因此供水工程在规划阶段就要与农村群众沟通、交流。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植根于广大农村群众的心里,让他们从根本意识上到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和怎样才能安全饮水。国家和政府要大力在农村普及、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模式,让广大农民群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处理和看待问题。这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群众的主观意识并为农村的安全饮水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使每个农村群众在此问题上都发挥出自己的积极作用。
农村水污染治理应采用全过程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源头污染,减少污染发生量,采用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治理技术,走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相结合的道路。结合农村生态农业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农村气候地理特征,建设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确保农业水肥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发展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改革农业运作方式、加强人工和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以及农村固体废物处理。
调研结束后过了几天,调研地连续几天下了大暴雨。这场雨却又来得太迟且太不顺心。早先需要雨水滋润的庄稼这时候已经不需要水了,不仅不要水,而且就怕涝。有些人之前还特意把田里多余的水抽出来。还没歇一歇天上送来迟到的礼物,田里面的芝麻棉花正是“含苞欲放”的时候,遇上、场甚至几场彻头彻底的大暴雨,怕是又遭了殃。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取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维系农业生产的支撑。没有水就没有农业。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即使是在纷争的动乱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与古代相比,可谓是日新月异。古有灵渠、郑国渠,现有三峡、葛洲坝。但是有很多地方使用的还是“毛泽东时期”的渠道,其中有大量的沟渠已经不复存在或者失去了效用。三峡再大再雄伟壮观,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古往今来其实是一个道理,引用当地人的一句话,就是“要想收成好,水利要修好”。涝时分,旱时补。
基于部分专家观点和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水资源的功能应该由如下部分构成:首先是水的生活功能,即水资源作为生命维系的基础,其要求水资源分配时要首先考虑生命的维系;其次是水的资源功能,即水资源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具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第三是水的环境功能,即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维系的必需品所具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所以在生产生活实施水量调度时,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防止地上河断流、地下水枯竭的情况,应该坚持“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的原则。
再说回水利建设,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要想完善每乡每村的水利必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是,前辈植树,后辈乘凉。水利设施的完善不仅可以节约农民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一项造福于后世的好事。所以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虽然前路漫漫,但是绝不缺少前行的动力。只不过要好好规划,不能盲目动工。
真正关于水的问题,我们已经讲完了。但是我们的诉说还没有结束。接下来我们想说的,是民湖村这方土地上,山水滋养的人。我们想讲的,是这群山水滋养下的人,他们的柔中带刚——“坚韧如水”民湖村虽然今年遭受了旱灾,但民湖村的村民们依然乐观地面对着他们的生活。哪怕在烈日下抽水十分辛苦,可是面对我们的叨扰,农民们都十分热忱,面带微笑。虽然村里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似乎枯燥乏味,但他们表示自己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说,忙完农活就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麻将也挺开心的。
村里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太高,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几个农民家培养出了大学生,他们在提起自己的孩子时脸上的骄傲是难以掩饰的,虽然他们自己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都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民都表示如果自己的孩子愿意好好学习,哪怕家里没钱也要供孩子上学。农民们对知识的认可和尊重让我们大受震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民湖村的村民就如同这水一般,在生活中坚忍不拔;如同这水一般,在生活中流淌不息。靠天吃饭的村民无法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似乎很柔弱,但是他们在如此逆境中依然积极乐观地生活着,用双手栽培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为下一代能改变命运而劳作,他们实际上是最坚强的一群人!愿这方土地上的滴滴生命之水,在滋养生灵的同时,也不吝惜将万物的生机赐予这方水土所育成的人。
愿梦想照进现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中集村
赵伟祺 郑欣 陈文桐 孟令男 孙焕玉
是啊,这就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缩影,面对生活重压从不低头,毅然扛起家庭的责任。他们,正是中国的脊梁。
车窗外,两旁林立的高楼在视野中迅速褪去,迎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绿,还有那零星点缀在田野中的各色房屋,一片恬静而美好的乡村景致。犹如晶莹的露珠投身平静的湖面,诗画般的美景让我们这些钢筋水泥森林的居民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莫名的喜悦涌上心头。
2013年8月21日傍晚,参加“千人百村”系列调研活动的我们终于来到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地——中集村。
初来乍到,这里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阡陌纵横的稻田。一望无际的水田,绿油油的颜色代表着生机勃发,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孕育出的五常大米全国驰名,而这里的“稻花香”则堪称极品,正是那令人垂涎三尺的米香,伴随了我们一路。
村书记姓计,是位慈祥的老人,举止间流露着东北汉子的率性和直接,令我们意外的是,热情的计书记把我们请到了家中,用美味可口的饭菜招待我们。饭菜没有美轮美奂的卖相,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菜,但这份发自内心的真情早已融入其间。试想,每日奔波于各家各户的我们,总能在饥肠辘辘时受到如此款待,这份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情实在是令人终生难忘。
不仅如此,计书记还全力配合我们的调研活动,甚至亲自带领我们深人农户。起初的采访不甚顺利,一些村民们的态度犹豫,然而正是在这挨家挨户的走访中,我们发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真诚。渐渐地,一些好奇的小孩子会来与我们对话,村里的老人们得知我们是大学生后也颇为热情,几乎是一说明来意,村民们就把我们迎进家里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的是农村对城市、乡间田野对高等学府的仰望。随着效率的增加,我们兵分两路,每天傍晚集合时,收获颇丰。
淳朴的民风不仅体现于此,还屡屡流露于被问及收人支出情况等问题的反应。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在被询问时竟然毫无难色,似乎一点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隐瞒。
基础建设有待提高
淳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让我们深深陶醉,但落后的基础设施却让我们忧思深重。
小组调研的第一天,当汽车到达中集村的路上,我们发现,路面崎岖不平,道路的硬化程度不完全,偶尔路过一辆三轮车,飞扬的尘土就让人喘不过气来。村民告诉我们,几年前,连接计家村与外界的还是一条精心压过的平整道路,而往返于附近采沙场的车辆却让它变成了村子的心病,没有一家不希望能快点重修并维持好这条路,好让村里人的出行畅通无阻。
正是因为道路不够发达,无形之中减少了村民与外面的联系,出行不便更是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虽说中集村靠近通往县城的高速公路,但中间看似不远的距离给村里与外界的交流带来了不便,加之村里面部分道路还没有完成硬化工程,村内的交通也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
不仅仅是道路,这里的文化生活也是乏善可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看电视和听广播是他们获得娱乐和信息的唯一渠道。
这里并没有路灯和供群众休闲娱乐的基础设施,农家书屋也是建立不久,大多数村民尤其是中年妇女都是三五成群地坐在街上闲话家常,以此来消磨时间,并没有过多的锻炼身体、丰富日常生活等想法。
事实上,村民收入有限,文化层次偏低,报纸和杂志也很难出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走访中,很多村民也透露了村里过去也无偿给村民播放过电影,但基本上没有人去观看,久而久之,村里也就不再进行这项活动了。所以,绝大多数受访的村民表示没有什么文化休闲活动,他们有的人几乎一年没看过一部电影,一年中很少去逛街。
在近村头的地方有间单独的屋子,村委会在这里办公。屋里正式的办公桌只有两张,靠近窗子的一边是几张桌子拼成的书架,上面摆着三排书,此外的空间都放置着阅读用的桌椅。“书架“前面树立着几块铜牌子,讲述着中集村的荣誉,其中包括一块“农家书屋”的牌子。“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建立,靠农民自己管理的、意在为农民提供实用书报刊、音像电子产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是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这里就是中集村几年前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立起的农家书屋。
中集村的书屋里陈列着种类繁多的图书,书架和阅读区都打扫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但却没见有书籍借阅的记录。据村书记介绍,这个书屋是乡镇统一规划设立的,每个村给书屋配置的书籍基本相同,该买什么样的书经过了仔细考量。书屋里有儿童读物,有农业科普知识读本,也有文学作品和通俗读物等,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然而,书屋自建成以来始终很冷清,村里常来读书的人也就是固定的几个,需要看什么书打个招呼便是,没必要记录。在书屋建成初期,村里曾经几次通知村民,来看书的人却不见增加,后来也就渐渐随它去了。当被问及书屋的作用时,计书记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读书的作用在庄家人的角度看就是,自从种了新品种水稻,产量从一垧地6000-7000斤增长到了9000-10000斤,收入也翻了一番。这么看读书的用处是大了。不过村里人确实不怎么读书,文化水平都不高,平时也没看书的习惯,既然没有需要,自然也没把这书屋当回事。"
中集村其有700户村民,在籍人口近3000,我们走访了75户村民,知道书屋的不到10人,去书屋看书的更是少之又少。表示常去书屋的几位村民最常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农业知识的。从家里条件不难看出,做肯定回答的这几户村民的生活条件在村里算是中上等。
一位去过书屋的村民表示,村里书屋作用其实也很有限:一方面,书屋在村委会办公室里,需要有钥匙的人带领才能进出;另一方面,因为看书的人少,里面的书报几平不更新,这样一来,技术性的书籍很快就过时了。
很多村民都表示不知道村里有书屋。在看书习惯的问题上,我们得到了“在家看电视,不看书"、“没啥要看的"等一些类似的答复,也有人表示“好像有这么回事,具体不清楚" 。只有一户,家里的女主人告诉我们,他们家常带孩子去附近拉林镇、哈市或是吉林省的图书馆,让孩子多看些书,但对村里也有书屋的事情她却不知道。她说:“不管孩子以后走什么路,我们想让他多读点书,以后好能有个长远的发展。"当得知村里还有书屋时,她表示这样最好,离家近也能看书,希望里面的书籍够全,打算改天就领孩子去看看。村里的一位退休教师对我们说:“村里的经济发展还不够,家家还是主要靠种田为生,自给自足一般都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庄稼人来说读书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要是以后村里的物质生活水平能再提高些,大家也就有学更多文化知识的追求了。"
在中集村,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即可做教师,而大学生只有几人。一个刚刚在小学留了级的女孩告诉我们,村里好多孩子念到初中就不念了,在家种田或者出去打工,念完初中的都不多,主要是因为自己不想念了。“读书没什么意思,差不多就行了,我妈也这么说。"当我们向村里人询问读书是否有用时,得到的却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回答。但当我们继续追问读书的作用时,答案却很模糊。有一位姓关的村民答道:“读书当然有用,至少要认字嘛,这年头不学习田都种不了,,念了书好种田啊。"这个回答颇像那个关于牧羊人的笑话,但这不是笑话,而是现实。毕竟,种地是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全部!对于没有接触到的世界,我们不会产生概念;而对没有概念的东西自然是不会有渴望的;连渴望都没有,就更不会有选择自己要渴望什么的权力。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他们生活的世界,而对于那些一辈子都不会走出乡村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无法理解我们的世界。诚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因为我们自己见到的世界也是极其有限的,也许要用一生来回答,对于那个牧羊人的笑话,我一直在想,将那些无法“见到”的人评价为“见识短浅”不是太过自傲了呢?
收入支出较为平衡
中集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中集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五常特色稻花香大米。种植农作物的方式以传统手工劳动为主,几乎没有非农业收入。
同时,绝大多数青壮年村民都进入城市务工,原因有三:一是当地经济条件差,村里就业机会很少,农业收入低;二是由于当地教育资源落后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可以为子女赢得更优质的学习机会;三是城市的经济条件优越、生活设施较为完善。中集共有约700户人家,每户分地约15亩。因中集村地处东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农作物一熟,土壤多为肥沃的黑土,村里土地多种植水稻,盛产大米,以大米味道香甜,气味清香驰名中外。
村民们也多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些蔬菜水果,饲养家禽家畜,自给自足的同时可以靠每年商品粮的出卖获得收入。除此之外,每家的其他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占据了家庭总收入的大部分。因为北方农村的农忙时节集中播种与收割的几个月,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家里的青壮年劳动力便会出门去打工以获得额外收入。我们的调研过程恰逢收割,许多家庭里的劳动力都刚刚打工回来。采访中一位老爷爷高兴地告诉我们,自己的几个儿子每年农闲时在外打工几个月,靠着这些收入,孙子们上学的费用无需担心,家里去年也新盖了几间房。
其次,土地承包的收入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一些农户选择了包地的形式,将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庭的闲置用地承包下来,并支付相关的承包费用,雇佣人手进行耕种以获得额外的收人。一个接受采访的大婶告诉我们,他们家承包了约有一百亩地,虽然需要雇派人手照顾收成十分辛苦,但是一年下来还能存下不少的用度。
也有的家庭会选择自主创业,发展养殖业或是经营小成本的服务业。采访中我们遇到了一家发展养殖业的村民,村民家集合了几家农户组建了合作社,以养猪为主,每年获得的收入相当可观,农户告诉我们,这几年靠着养猪获得的收入使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就支出来看,教育支出占据了家庭总支出的较大部分,对家庭的压力较大。具体来看,幼儿园所需费用为三千至四千每学期,小学初中所需费用为七千至八千每学期,因为幼儿园与小学均位于车程半小时的城镇或市县,食宿费用占据的比例较大。除此之外,人情往来支出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红白喜事送礼占据了家庭支出四分之一左右。
从整体来看,村民们的收入支出较为平衡,每年也会有一些存款,村民们基本不参加投资理财活动,一般不去银行贷款。绝大部分村民表示近些年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
不甘落后重视教育
走访调查发现,村民的教育支出占据了家庭收人的大半。家长们大多选择将孩子们送往就近的镇上或市县就读幼儿园和小学初中,由此产生的交通费和食宿费较高。一些家庭倾向于将孩子送往相对更好的私立学校就读,家长去陪读,产生的费用会更高。
村里大多数的人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村里读完高中甚至读完大学的人还只是少数。但是,读书有用这一观念却深入人心。村民们普遍告诉我们,就是再苦再累,卖房卖地,也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让孩子辍学。
一些村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十分先进。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她会定期带孩子去周围的美术馆与图书馆看书,丰富孩子的知识。她说,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的经济原因没有读完高中十分遗憾,她也十分了解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便热爱读书。一位老爷爷年轻的时候是师专毕业,当了一辈子老师,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是大学生。
一些家长反映,现在农村孩子升学的难易度较以往降低,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也让更多的孩子没有了因为经济状况而辍学的担忧。学校老师一般较为负责,学校的乱收费现象较少,无论是教育环境还是教育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希望能丰收"、“家人健康“、“在外打工的儿女能赚更多",这样的字眼屡屡出现在我们和村民的对话之中,甚至不用刻意去问,都会出现这样的希冀。一位大妈提到自己家去年丰收的时候由衷地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一位老爷爷在提及自己在外上学的孙子时不由自主地带着引以为傲的眼神,一位年轻的母亲看着自己孩子时露出慈爱的微笑……是啊,这就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缩影,面对生活重压从不低头,毅然扛起家庭的责任。他们,正是中国的脊梁。
愿梦想照进现实,愿中集村的人们明天更加美好。
黄土漫漫情满心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谷村
孟新宁 张宁 曹怡然 陈逸豪 刘荻 张妮妮
在城市化飞快发展的进程中,是否总存在落后于城市化发展的被遗忘的角落?我们穿行在乡间泥土小道上,桐花一面盛开似锦,一面纷纷凋落。一日颇有凉意的傍晚,破旧却温馨的农家小院里,大伯忙着给自行车链条打油,大妈边剥着玉米叶边向我们讲述这些年来家里的事,我们坐在板凳上边与她交谈边用笔做记录,家里的小孙子抱着我们的书包翻弄……
2013年8月上旬,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古村,开始了我们的“千人百村”社会实践。虽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中古村的点点滴滴却早已烙在我们的心上。在屏幕前一字一句码着回忆,我们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小村,想起了那些可敬可爱的村民。我们,和他们,都在自己的轨迹上日复一日不断行进着。曾经相遇,曾经共度生命中的几日时光。我们不仅记住了他们的笑容与叹息,更从本次调研中对中古村的现实问题有了深刻的思考。我们也时常想象自己在他们脑海中的样子——六个红色的身影,有没有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一抹别致的色彩。
新路与旧屋
华北平原的小村落,似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没有山路,没有湖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没有翻天覆地的蜕变。鲁西北平原的农村,有的只是整齐的庄稼地,泥泞的乡间小路,或新或旧的砖瓦房,纯真朴实的农民。在我们的印象中,农村就应该是这副模样。但是离开农村多年,现在的农村是什么样子,我们几人都说不出。“千人百村”社会实践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深入地了解现在中国农村的真实状态,与农民群体面对面地交流,感悟农村的一切。如果你不了解中国农村的话,就不能说你了解了中国。了解底层百姓,才会了解中国人民。
在我们的六人小分队中,有三位同学是德州本地人。临行前,我们从网上了解到,中古村所在的乡镇近几年发展迅猛,因为它恰好位于市中心与高铁站的连线上。依托于这一有利区位,高楼工厂渐渐取代了红砖绿瓦,柏油大道渐渐取代了乡间小路,不少村子也集体搬去了新筑的居民社区,教育医疗等方面也都有所改善。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中古村应该也是如此吧。但是调研的第一天,我们就发现情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坐了四十分钟的公交车,才终于从旅馆赶到了调研地点。一进村,心中那份美好的憧憬就被泥泞的道路吓退了一半。村子里只有几条路上铺上了砖块或是经过其他方式的硬化处理,农民的房子都是自己设计建造的平房,和印象中气派的楼房没有一丝的相似之处。村中的主要道路两边,是简陋的排水沟渠;靠墙摆放的,甚至还有被之前几天连日的降雨打湿的柴火。溽暑难捱,蚊子在闷热的天气中肆意地飞着,给我们这些初来者送上了一份大礼。中午收工时就有队友满腿是包;村中的狗也在我们敲门的时候大声咆哮着,也像是想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一切,都是印象中传统农村的样子——平房,树林,乡间小路,以及带着好奇眼光的农民。我们这才知道,虽然四面都是新铺的宽阔公路,但中古村应该还是几十年前那副模样。这样的反差使我们陷人了深深的思考:我们想这样的角落并非真的被遗忘,只是城市化过快的发展速度带来的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和不均。而像中古村这样落后于周边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必将会成为我国城市化后期发展的重点。虽然中古村外表上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还是像几十年前一样落后的农村,但是我们相信城市化仍然深入了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继续探究这个外表上被城市化遗忘的角落。
笑脸与烈日
就此,一行六人每日迎着朝阳、踏着黄土,走在“千人百村”中古村调研的路上。几日过去,来自不同学院、不同省市的六个人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直到现在,似乎还依稀记得在如论讲堂门口拥挤着寻找自己名字的模样,六个人就此相遇,并肩而行。每个人参加“千人百村”的缘由可能不尽相同——或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或是为了增加实践经历,或是被同学朋友拉来组队——而这些,恐怕并不重要。行者安芯曾说,重要的是经历,而非动机。而这次的实践经历,也给每一个队员都带去了宝贵的收获。
第一日进村,由于穿着清一色的大红色“千人百村”文化衫,我们引来了很多村民的围观。的确,统一着装,手里抱着厚厚的问卷,脖子上挂着相机的我们,在古朴落后的乡村胡同小路里,的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中古村并不大,村中大约有三百余户人家,但由于年轻人多外出或在本地打工,白天多为老人和小孩在家。我们四处询问,有几个热心的村民给我们指路,帮我们找到了村委会。在那里我们碰见了另一伙大学生实践团队,他们是来这个村子支教的,教村里的小孩子们跳舞。她们非常热情,帮助我们找到了村里的会计方先生。
方先生十分好客,在家中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关于这个村的发展,方先生也是颇有感触:古村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德州市老城区和新发展的德州东站之间,这些年这里的村子都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工厂和马路。作为被征去的大部分耕地,马上就要被征去房屋的一个村落,中古村在地图上的位置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了。或许下一次我们再来中古村时,它就不再存在了。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由于要征地筑路修厂房,中古村村民的耕地已经所剩无几了。村里只有一些老人还在从事农业劳动,大部分人都选择在本地新建的工厂或市区的一些工厂上班。在就业这一方面上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还是给中古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转向了到工厂或者公司上班。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方式,村民视野,村中文化的多方面变化等等。从这些方面,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这个村子的进步和城市化的烙印。
谢别了方先生之后,我们便开始挨家挨户地做起入户调查来。为了提高效率,六个人分成三组分头行动,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完成手上厚厚的一沓问卷,的确得有点紧迫感才行。
华北平原的八月初,正是夏天里最热的时候,一大早就闷热不已。中古村位于城郊,宽阔的路面上没有丝毫荫蔽,大太阳穿透层层云霭炙烤着每个人的皮肤。村子四周的树木挡住了风,我们走在乡间小路上,汗流浃背,每天都几乎脱水。一日天降暴雨,雨后中古村的小路泥泞。此外,蚊虫的叮咬,家犬的追吠,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在城市、在校园永远也不会感受到的东西。
比这些更让人心生退却的,是个别村民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在调研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状况,不免有些失落。有些村民觉得我们的调研是在窃取他们的隐私,对我们不理不睬;有人觉得我们是来暗访的记者,就对敏感问题避而不谈;有人直接反问我们“你们问这些有什么用?又不能给我们发钱”,问卷做到一半便拒绝再答;有人干脆把我们拒之门外。我们心酸,但又能理解。有些村民们可能不懂我们此行的意义,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戒备心,那不是他们的错。我们可能没办法直接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但或许我们的工作会对农村的建设有些许帮助。
庆幸的是,大部分村民对于我们的到来还是十分欢迎的。他们非常热情,拉我们进家里喝茶聊天吃水果,留我们在家吃饭。看起来很多村民也有一些话要对我们说,我们也很乐意倾听。落日熔金,余晖给小院镀上了一层金色。乡村的傍晚,鸟归巢,鸡回窝,狗小憩,宁静闲适得如一首诗,世外桃源般的诗。夕阳斜斜的一抹洒在屋檐上,多么和谐的画面!
调研过程中,有喜也有忧,但那日的斜阳却永远忘不掉。
唏嘘与期盼
几日的调研,上百次的交谈,我们也聆听到了很多村民的心声。有很多村民对于生活还是有一些抱怨的。我们看到过希望也看到过漠然,经历过热情也经历过冷淡,听到过感恩也听到过愤怒。而更多的,是愧疚于自己尚未长硬的翅膀和过于浅薄的阅历。面对他们的种种疑问,我们给出的回答,大多也只是沉默而已。
记得那间阴暗的小北房里,一位阿姨脸色蜡黄,盘坐在炕上慢吞吞摇着蒲扇:“什么时候给低保户涨点补贴?”记得那张老旧的藤椅上,打着点滴的老果农翻出他家里所有的证件,茫然地问我们:“这些情况,你们能帮我们反映吗?”记得那个坐在村头的大叔拦下我们,质疑地问:“你们这些大学生,知道现在这村里的低保标准一个月多少钱吗?”无言以对,唯有唏嘘。
我很感激这些村民能如此信任我们,把自己的痛楚讲给我们听。我也很遗憾自己力所不及,不能帮这些父老乡亲们解决问题。
有一日同村里的老支书谈起来这些事,谈了很久。对于农民,尤其是老人,失去土地失去果园就等于失去了粮食和收入,年老力衰的他们又很难找到工厂里的工作。村民能领到的补贴,远远不够生活所需,但又不能做经济发展中的“钉子户”;他们能做的,只有自谋生路。但老支书也提醒我,或许一面之词还不足以下定论。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唯有期盼吧。期盼村民们早日住进社区,期盼征地补偿款额问题能够尽快找到平衡,期盼生活困难的村民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期盼中古村能够更加欣欣向荣。而这些期盼也必将化为我们肩头的责任——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变化。
轿车与“大锅”
“千人百村”社会实践的农户调查问卷设计得十分详尽,关于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几乎都有涉及到。深入地了解了这个村子后,我们对中古村的基本情况也略知一二。这个小村落整体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人们的生活并不闭塞,基本上家家都能看电视听广播,很多人家还能上网。由于之前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而且近期可能会面临整体搬迁,中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不是很好。比如上面提到的村中小路,除了一两条用红砖铺筑的外,几乎全是土路,一遇雨雪天气便泥泞难走。村民们虽然能够看电视,但是有线电视非常少,,基本上用的是自家买的卫星信号接收器,当地村民喜欢把它称作“大锅”——这种设备能够接收的频道并不多,而且信号不算稳定。我想,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大锅”应该是家家户户都会有的吧,他们靠着这不稳定的信号,从电视机里看见外面的世界。中古村有自来水的供应,但是供应的时间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村民们需要在有自来水的时候抓紧把水接到水缸里,作为今后一整天的用水。倘若因为家中无人或忘了时辰,那么便只好去邻居家借水吃了。中古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点,生活垃圾往往是随意倾倒。可能在中国大部分的穷乡僻壤,现实就是如此。
但是颇感意外的是,村中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家中都购置了轿车。三百户人家,逛下来全村似乎便有几十台车。关于这件事我们也曾经问过一位家中有车的村民,他告诉我,村里的小轿车大部分都是买得起但开不起的,很多人买车或许只是为了所谓的“面子”,有些人结婚时买了车后就基本没怎么开过。这让我非常震惊,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庄里,一辆少则三四万多则十几万的轿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应该算是不小的负担,用这样的一个负担换一个“面子”,未免有些让闻者难以接受。
虽然存在个别人的攀比行为,但是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反映出中古村这些年的一些发展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把他们的汗水留在他乡的同时,也把财富带回了这个小村庄。个体经营、自主创业也渐渐萌生,从大家集资合作开的美容店,到经济作物产业链项目的筹划,再到小小的煎饼摊、包子铺,大家慢慢从农业生产中抽离出来,寻找更多元化的致富方式。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中古村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完成中小学义务教育。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您是否会因为经济原因让孩子放弃读中学/大学”,在我们完成的全部问卷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均为“否”。我们去调研的八月份,正值中小学假期,但是村子里的孩子似乎并不多。一个读四年级的小同学告诉我,他的小伙伴们几乎全部去上补习班了。这个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中古村中年人外出打工多,照料儿女不方便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明大人对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调研中,一个孩子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的孩子从小到现在(六年级)一直是班级前四名,我觉得我们家的未来很有希望。我给孩子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就是给他上学用的,这个钱我们家出了什么事都不会动”,说这话时,这位父亲的自豪溢于言表。调研中,我也一次次地被感动,有的家庭会为孩子选择收费高但教育质量更好的私立幼儿园,有的家庭在向我展示家里最宝贵的材料时拿出来的是孩子的一张张奖状,有的家庭会选择全家休假一天去看小女儿的舞蹈演出……
相信下一代的中古村人能把村子建设得更好,相信中古村十年后、三十年后会有更多的“轿车”,更少的“大锅”。中古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会有更大的进步。
回首与眺望
前前后后几日,来来回回穿梭于这个小村落,我们几个小组相继完成了问卷。当我们把沉甸甸的一摞问卷抱回家,一一审查的时候,顿时感觉每一页纸、那字里行间不是冰冷的数据、呆滞的文字,而是一个个家庭、一张张脸庞、一段段故事。
翻看着这几天记下的为数不多的日记,老乡们的话语和笑颜还历历在目。在村子里调研的这几天,几乎走遍了这个不大的村子的每一条小路,敲遍了每一户人家的大门。熟悉得好像已经住在这里多年。我仿佛看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做的一切。
本以为,实践活动过去,我们的生活便会自然而然地恢复正常,而他们,也将如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此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复杂和无奈,有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当初想的那样简单。
经历过“千人百村",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中古村这些年来惊人的变化和进步,但是我们也感叹于历历在目的无奈和艰辛。我们更加明显地感到肩上责任的重量,象牙塔里的我们,心里或许应当多些感恩,多些责任,从那个固步自封的“小我"里走出来,看到这个国家,这片土地,这些人——让他们幸福,让那些绝望和漠然的眼神重新发光——那才是我们在这个校园里拼搏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有些东西,没有去过它那里,没有听过它的声音,是永远不可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不去感知,不去理解,不去亲近,永远也无法明白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它既残酷又美好,既阴暗又光明。但我们不畏残酷与阴暗,并执着地相信美好与光明。
感谢中古村的点点滴滴带给我们的一切。有空我们还会常去中古村的老乡家中坐坐、聊聊。
黄土漫漫,情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