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4月1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第一届“悦览”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暨“对话青年”论坛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顺利举办。劳动人事学院于坤老师、国际关系学院许嫣然老师担任嘉宾,校团委副书记金霞出席。开幕式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悦览”校园读书节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与优秀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感受思想碰撞,启迪新知新智的机会。
在“对话青年”论坛中,主持人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向两位老师进行了提问,老师们结合自身经历做出了认真又不乏风趣幽默的回答。
在回答为何出国深造的问题时,于坤老师表示:社会科学类的学科大都发源于西方,出国深造是一个拉近自己与学科顶尖大师距离的机会。此外出国深造也会对我们建立稳定成熟的世界观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能在国外通过沉浸式语言学习提高外语水平。许嫣然老师对于坤老师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在个人精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国学习、了解世界。
关于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积极努力的同时喜欢自嘲为“佛系青年”的问题,于坤老师认为,“佛系”其实是当代大学生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有效的适应策略,就像部分同学把“佛系”作为面对“学霸”“学神”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许嫣然老师则自嘲自己大学时就很“佛系”,她认为“佛系”是一种态度,并以自己在美国读书时的经历为例,表示在很多焦灼的状态下,“佛系”是对心态的一种合理调整,但在自我反思时则不应过于“佛系”,否则将很难收获进步。
接着,“对话青年”论坛进入了特设的“师生面对面”环节,四位同学依次上台代替主持人参与了访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涉及到学习、出国、规划时间等各方面的问题。一位同学向两位老师提出“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又该如何培养?”于坤老师表示,他所教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实就是在解答这一问题,他认为,素质有很多分类,大学生应根据自己感兴趣和想要发展的领域来选择相应的素质组合,让素质组合助力自己的发展。
另一位同学提出,“如果擅长做的事情可以保证生活具有一个良好的物质状态,而喜爱做的事情只能给人一种理想上的满足感,并且二者是矛盾的话,这时应该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于坤老师建议,以擅长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情。许嫣然老师则表示这可能是许多同学都会遇到的困惑,在她看来,如果家庭有条件支持,那么完全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反之,先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在下一个人生阶段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同样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在随后的自由提问环节中,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向两位老师咨询了各类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二位老师都结合自身经历做出了认真且细致的回答。有同学表示自己想要出国留学,又担忧会因此缺失对国内情况的了解,不利于回国发展,因而有些焦虑。许嫣然老师表示,在做出出国留学的决定之前应该明晰自己的目的,国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思维的碰撞,对于国内情况的把握则应该是由自身经历而非出国留学决定的。
最后,金霞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总结,她首先对第一届“悦览”校园读书节的系列活动表示了支持与肯定,并表示校团委和学生会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让人大学子在读书中坚定理想信仰、培养创新意识和高尚的品质,不断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人文气息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悦览”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暨“对话青年”论坛与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相呼应,旨在推动形成“书香校园”的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展现我校书香四溢的整体风貌。同时激励了广大青年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文字:学习部 刘子怡
图片:学习部 王镜瑜 林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