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2017年12月1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礼堂座无虚席,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展示暨“中国人民大学久谊志愿服务奖”评选会在这里举行。舞台上,15个入围志愿服务项目一一展示;舞台下,“感动人大”的故事还有更多。
志愿的星火,代代传承
夕阳悄悄地变成了月亮,当其他人围在倒计时牌前共庆人民大学80岁生日时,学生活动中心124室的灯却亮着。“再核对一下资料领取名单有没有什么问题,确认志愿者是否已和校友对接。”依尔班江·木合塔尔回头叮嘱坐在身后的师弟,“千万别出错,检查完了咱们都回去休息。”
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依尔班江·木合塔尔与几个青协师弟师妹在细致地核对校庆志愿者的人员和任务信息。几小时后的凌晨,校庆日志愿服务活动就将开始,他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每个青协人都曾度过千百个这样充实的夜晚。他们聚在一起,思想碰撞火花,汗水浇灌热情,一个个活动由此诞生,一个个项目得以开展。
1994级校友、校青协首届会长杨勇是个“老青协人”,他对青协初期工作印象很深:“文化助残是青协在北京市大规模做起的第一个项目,我们与北京市残联签订了一个长期合作协议,这是青协创办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青协那时候的定位,是服务所有一切我们可以帮到的对象。”
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指导下正式成立。2012年至今,它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支教、敬老、助残、社区、环保、青春健康、红十字、捐赠类项目高达112个,在北京市做出了“名堂”,部分活动甚至在全国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2016-2017学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19031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75960小时。
人大校徽、校庆标识设计者章叶青校友在校庆日活动结束后,专门送给服务他的志愿者一个自己设计的限量款校庆LOGO马克杯,“有理有力,有节有度,礼貌周到,热情,很妥帖。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无数个优秀的人大青年人的影子,我也看到了自己二十多年前作为一个人大人在学校读书时候的影子,我和她隔了几十年,但人大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一杯子’的人大。”
1999级校友、现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唐杰在接受采访时,谈起在青协“救防服务队”做部长的日子,他兴致盎然地一边比划,一边介绍工作内容。“我们一个个走访宿舍排查安全隐患,用普及知识的方式劝导学生进行整改。比方说有人用‘热得快’,我就告诉他哪个部位温度上升极快,让他自己测试测试,感受感受如果遗落在书桌上,起火的可能性有多大。”唐杰离开青协的那年,他甚至写了一篇近8000字的文章来梳理青协发展脉络,畅想未来前进方向。他说,青年志愿者一定要凭借专业的能力去尝试解决前沿的社会问题,要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志愿精神代代相传。星光渐暗的夜晚,年轻的青协人又把灯火点燃。
“在我教的高一年级有两个这样的学生:一个的父母不幸去世,由带病的叔叔抚养;另一个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抚养四位老人、一个哑巴妹妹以及他的弟弟。”吴秋翔在介绍情况时锁住了眉。
吴秋翔是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团志愿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兰坪一中支教。
他找来在人大读本科时的同学商量,决定共同资助这两个孩子。在支教的日子里,吴秋翔经常做饭给两个孩子吃,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但两个孩子很少与吴秋翔主动交流,直到他们的心窗一点一点被推开。
“有一天,他俩拿一袋苹果来到我们家,执意要送给我们。这是我第一次见这样的苹果,黑黑的、瘪瘪的,有点儿脱水。但我知道,这是他们家自己种的,是他们舍不得吃送给我们的。这是我这辈子吃到最甜的苹果。”吴秋翔到底还是舍不得吃、不忍心吃,他给干瘪发黑的两个苹果拍照,将照片发给了每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也帮助过兰坪孩子们的爱心人士。他觉得,这是献给所有人的珍贵礼物。
两个学生没有辜负支教团成员的期望。期中考试中,他俩总成绩分别是年级第二和第三。现在他们一个考上了昆明理工大学,另一个考上了昆明医科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中国人民大学已组建了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目前已在四川荣县、云南南坪、新疆塔城等地展开扶贫支教工作。近年来研究生支教团募集公益资金60余万,直接惠及上千贫困学生,活动受到深圳电视台、晶报、深圳商报、中青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可能我们算不上有经验的老师。但我们会努力用好这一年,在他们心底埋下一颗种子,让希望生根、发芽。”吴秋翔说。
除了支教团成员,人大还有很多志愿者在行动。
“你好,欢迎来到朋辈小屋,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杨珂是中国人民大学朋辈心理咨询项目的一名咨询师,和其他朋辈心理咨询师一样,她经过朋辈心理咨询项目的课程培训、考核,从普通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咨询师。
“记得有一位来访者,带着一丝防备和不信任走进朋辈小屋,在我们对话过程中他渐渐地打开了自己的内心,向我诉说了他没有对他人提起过的感情经历,以及背后隐藏的懦弱和自卑。走的时候他说:‘真的感觉你特别好,特别能理解我。’那时我心里暖暖的,为自己得到同学的认可而高兴,也为那份深深的信任而感动。”杨珂说。
让校青协红十字项目部的吕冠华最难忘的是这一天:“我们曾经举办过一次几百人规模的血样采集活动,单凭部门内的几人之力是完全做不到的。那天,各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部等组织纷纷响应,以实际行动为整个志愿活动助力。看到大家积极又整齐地转载微信推送,在和我们协商的过程中频频打出‘支持’字样,我意识到,全校此刻都在为同一个公益目标努力。”
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本科生张志帅印象最深的经历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服务活动中获评优秀志愿者。“我的工作包括发放邀请函、确认注册事宜、准备财长和随员证件、确认证件发放等等。跟国外财长助理沟通时有时差,不同人员有不同的证件组合,流程里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们提前准备了一个月,早就把流程图路线图烂熟于心。”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人大学子做的志愿活动种类繁多、各不相同,但这群青年人的心绪总是相似:行为精英、心为平民,心中奉献热情如泉涌,汇入生命的江河。
把温暖带给每一个人
志愿者的努力到底有没有用,带来多少正面价值,这些问题很尖锐,但绝不可回避。
北区食堂的邹德成给出了一个答案。邹德成今年58岁,来自河北保定,平时的工作是管理货物和食材进出。他十分认可新光平民发展协会组织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项目,经常去跳广场舞,练太极拳,参加晚会。“周四放电影的活动,我基本都会去。”邹德成显得很高兴。
“有一年在八百人大参加晚会,当时我唱了一两句《远方的我在等着你》。颁奖时候我落泪了。”他表示,新光的活动带来了很多阳光和快乐,“新光活动一办,我就觉得不孤独了,认识了很多人。这些活动让我每天都心情舒畅,让我觉得精神上有了支柱。”
住在人大社区的学校离退休职工家属范晓兰对志愿者们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在他们联合组织的社区文化节上,孩子们表演了很多节目,老人与孩子的互动环节很多。这是一般联欢会见不到的——平时我们自己开联欢会来的都是白头发,但孩子们参与进来后,整个感觉都不一样了。我们忘却了年龄,好像又回到自己年轻时候,我想把这快乐的时光永远保存在记忆里。”她感慨道,这些科技助老活动、文艺联欢活动不仅拉进了老年同志与青年人的距离,也拉近了老年同志与自己孩子的距离。
2017级本科生许洋洋参加了校青协红十字项目部组织的“生命之翼”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许洋洋之前参加过红十字项目部的急救培训活动,对造干的捐献有所了解。当知道捐献活动即将举办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的工作人员非常耐心,逐一提醒我们每一个流程,消除了我的紧张感。我也说不出捐献造干有多大意义,我只觉得我和组织活动的志愿者们都做了自己想做的好事,我们都很开心。”
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李民对志愿者充满感激:“汉语沙龙系列活动的中国志愿者都非常nice!非常友好和热情!在人大,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我遇到的最幸运的事情,与中国朋友们的美好回忆我将永远珍藏,谢谢你们。”他逐渐从被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变成了一名服务他人的志愿者。
以感动哺育新时代的青年
“志愿服务是人民大学的光荣传统,从陕北公学走来,学校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于人民的福祉,服务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在学校80周年校庆志愿服务工作表彰会上说。
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校之一。20多年来,学校号召学生秉承“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并将“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分别写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作为八项重要制度和十六个重点人才培养项目之一,形成了具有人大特色的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体系。
“每年新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人数稳定在本科生总数的40%以上,学生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5万小时。”原青协副会长、现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特木钦介绍,“校青协曾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和‘全国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更于2001年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国内外先后有40多家新闻机构对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多个机构组织与学校志愿工作建立了广泛、深入、持久的信任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国家环保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纷纷对学校的各项志愿工作给予了鼓励与支持。”
人大学子的汗水所滋润的土壤里,希望的种子在慢慢生长发芽。“你们俩在给我调查取证的时候顶着38°高温,不知你们俩流了多少汗,走了多少路。经常和我电话联系,不知你们俩花了多少话费……”来自陕西农村的一位受助者在给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信里说,“能为百姓办事的好学生,我永远忘记不了你们对我的帮助。”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感谢信里评价:“耐心细致,规范专业,受到了来访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提升我院诉讼服务工作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亮眼的数字、动情的赞扬,不是志愿者们追求的目标,但却真实记录了人大学子的成长。第19届校青协会长、现2014级硕士生李秉正十分感谢志愿工作所带来的收获:“志愿服务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知道,每一小点的改变聚集起来也总会有作用。人类从猿人进化过来用了几百万年,不就是依靠基因上一点一滴的改变吗?每天、每个人都改变一小点,坚持下去,不忘初心,终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响应。”
“希望所有校庆志愿者把这份珍贵经历存储为美好回忆,也期盼全体同学在志愿活动中茁壮成长,把‘我志愿,我快乐,我服务,我成长’的志愿精神代代相传,成长为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共同铸就人民大学明天的辉煌。”洪大用副校长鼓励校庆志愿者时说。
“感动人大”项目展示的舞台上充满了喜悦的笑脸,台下就座的师生和志愿服务相关的各界人士不时回报热烈的掌声。
这些“感动人大”的故事,成为了人民大学将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生动纪实。这些青年已经开始为之努力——“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