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公告栏

公告栏

 / 首页  / 公告栏

关于开展“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推报工作的公告

2025-03-20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开展“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根据上级赛事组委会安排,现将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校内推报工作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一、赛事总体结构

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对标“挑战杯”国赛相关要求,设置一个主体赛、两个专项赛。主体赛即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主体赛;专项赛分别为“青聚AI 人工智能+”专项赛和“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其中“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下设“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道、“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道、“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道。

二、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可申报参加上述全部赛事类别,硕士研究生可申报参加除主赛道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外上述全部赛事类别(详见下文主赛道安排说明),博士研究生仅可申报参加专项赛(以上均不含在职研究生、成人教育)。

三、参赛作品校内评审与公示

学校第二十六届创新杯获奖作品、第二十七届创新杯参赛作品自动入围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校内推报评审环节,后续校团委将联系拟推报作品作者团队沟通推报事宜。其余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可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校内推报评审环节(详见下文各个赛道安排说明)。注意同一作品只能投递一个赛道参赛。

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参评作品进行评审,并结合第二十六届、二十七届创新杯评选结果向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进行推报。其中主体赛我校有15个推报名额,专项赛我校不限推报数量。拟推报参加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主体赛的作品将不晚于4月7日在人大青年网(http://youth.ruc.edu.cn/)公示;拟推报参加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专项赛的作品将不晚于4月11日在人大青年网(http://youth.ruc.edu.cn/)公示。

四、主体赛安排说明

(一)主体赛作品内容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鼓励严谨求证,深挖自然现象规律,力求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5个组别。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领域和关键任务,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详见附件1)

3.科技发明制作: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主体赛报名要求

1.作品时间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为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作品性质要求: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作品作者与指导老师要求:主体赛每人限报 1 件作品,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8 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 3 人。

(三)主体赛报名方式

请参赛同学于2025年3月29日12:00前,将报名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ructzb2025@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挑战杯报名+主体赛+拟申报组别+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除作品原文外,所有参赛团队还需同时提交匿名化作品,确保正文和附加材料中无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学校标志等信息。

需提交的报名材料如下:

1.参赛作品原文(命名方式同邮件主题)

2.匿名化作品(命名为“匿名化作品+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3.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参赛作品信息统计表(见附件2)

五、“青聚 AI”人工智能+专项赛安排说明

(一)“人工智能+”创意赛道

1.赛道介绍:本赛道为开放式创意赛道,注重作品的创新创意。参赛者可基于学科实际及兴趣爱好,借助大模型技术,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完成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设计、开发和线上运行,体验人工智能原生应用从开发、展示到运行的全流程。

2.作品形式:需提交项目策划书、项目视频介绍、线上链接等材料。

(二)“人工智能+”应用赛道

1.赛道介绍:本赛道鼓励广大参赛者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问题,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自身所学所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

2.作品形式:需提交项目介绍和展示材料、佐证材料等。作品(实物或者技术)须能通过视频或图文形式全方位展现。

3.选题范围:具体选题推荐见附件3。

(三)参赛要求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含作品申报者),鼓励中外青年联合组队参赛,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参赛学生每人限主持1件作品。

具体参赛要求详见附件3。

(四)报名方式

请参赛同学于2025年4月6日12:00前,将报名材料以非压缩打包形式发送至邮箱ructzb2025@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挑战杯报名+青聚AI+拟申报组别+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除作品原文外,所有参赛团队还需同时提交匿名化作品,确保正文和附加材料中无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学校标志等信息。

需提交的报名材料如下:

1.参赛作品(作品提交形式见相应竞赛方案,命名方式同邮件主题)

2.匿名化作品(命名为“匿名化作品+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3.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参赛作品信息统计表(见附件2) 

六、“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安排

(一)赛道介绍

1.“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道: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迫切需要,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由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出榜”,学生团队根据需求提供发明制作或解决方案。

2.“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道:落实市委“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部署,注重北京“三农”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及乡村振兴发展问题,依托专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科技和实践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好风貌、促进农民新增收。由各区相关涉农单位“出榜”,学生团队根据乡镇、农村具体情况提供调查报告、发明制作或解决方案。

3.“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道: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主题,把握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的方法,从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多个角度研究地方协商民主、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由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出榜”,学生团队提供相应的调查报告或解决方案。

(二)参赛要求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含作品申报者),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可以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组队,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每件作品仅由1所高校推报)。

(三)选题范围与选题说明

具体选题及选题说明见附件4-1、4-2、4-3

(四)报名方式

请参赛同学于2025年4月6日12:00前,将报名材料以非压缩打包形式发送至邮箱ructzb2025@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挑战杯报名+揭榜挂帅+拟申报组别+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除作品原文外,所有参赛团队还需同时提交匿名化作品,确保正文和附加材料中无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学校标志等信息。

需提交的报名材料如下:

1.参赛作品(作品提交形式见相应竞赛方案,命名方式同邮件主题)

2.匿名化作品(命名为“匿名化作品+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3.专项赛揭榜书(见附件4-4、4-5、4-6)

4.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参赛作品信息统计表(见附件2) 

七、奖项设置

2025年“挑战杯”北京市竞赛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比例分别为 5%、10%、20%、55%。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专项赛道独立评审,作品参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等次设置相应奖项,获得“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特等奖的团队原则上需决出1个“擂主”。其中,专项赛相关奖项和主赛道具有同等表彰效力。

赛事表现优秀者,将择优推荐至国家“挑战杯”相关赛事。 

八.其他

重要提醒:所有作品提交至邮箱仅作为内部预审核评选和信息留存使用,赛事作品正式提交需通过赛事组委官方系统进行填报并审批。根据赛事组委有关通知要求,主体赛和专项赛系统将于申报截止日期前一周左右开放。其余各项要求安排如有变动将另行通知,请各位同学留意。


咨询电话:

赵老师  18801216867


附件1 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要求

附件2 2025年“挑战杯”参赛作品信息统计表

附件3 “青聚AI”人工智能 专项赛方案

附件4 揭榜挂帅专项赛方案

附件4-1 “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项目需求榜单

附件4-2 “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项目需求榜单

附件4-3 “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项目需求榜单

附件4-4 “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竞榜书

附件4-5 “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竞榜书

附件4-6 “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竞榜书

附件5 竞赛评审规则

附件6 竞赛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