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同心战“疫”

同心战“疫”

 / 首页  / 同心战“疫”

征集来稿·第十一期 | 人大研支团——青春战“疫”,灌溉梦想

2020-03-19  

他说,“我想走遍兰坪县的每一个乡镇”;

她说,“为家乡的基层教育事业做贡献,我感到很幸福,很自豪”;

他们说,“这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他们是党员,是团员,他们在四川,在云南,在新疆,在基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授课教学,纵使疫情肆虐,地理空间的阻隔也断不了研支团志愿者们对学生们的牵挂与责任,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人大人的战“疫”姿态。

脚下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芬芳

从去年9月开始,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陈继淮和另外四名支教团的老师,承担起了高一和高二年级英语、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完善,教学环境也不输城市里的任意一所中学,然而,整个县城的教育氛围不强,学生们普遍没有太大的志向以及强烈的学习动力,这为支教团的老师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过,这也正是他们在这里支教的意义,直面困难,为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们带去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支教团成员组织学生们开展班级辩论赛活动

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移民搬迁到县上的孩子,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或成长环境的原因有自卑心理。在过去的半年中,云南支教分团团长陈继淮先后走进了四个乡镇,到同学们的家中了解情况,和父母交流沟通,以便更充分地唤起孩子们学习的信心。除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课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陈继淮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展示县城外的大千世界,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树立远大志向。

陈继淮(左一)在走访学生家庭时与学生及其家长的合影

受疫情影响,兰坪民族中学于3月2日起开始通过“全景学习平台”在线应用进行授课,目前的课程都以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为主。根据学校的安排,负责地理课教学的杨倩灵参与到线上教学工作中。

杨倩灵在自己家中为学生们在线授课

杨倩灵提到,网络授课前期遇到了不少困难,她最担心的是不一定所有同学家里都有相应的电子设备和稳定的网络,家庭有困难的同学可能无法同等地参与学习。后来,学校联系当地电信公司,统一为同学们办理了网课流量套餐,更好地方便同学们在线学习。通过网课和同学们见面,成为杨倩灵一天中最大的期待。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地理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在云南支教,深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一边做事,一边思考,支教经历使他们对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脚下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芬芳,正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愿所有被疫情阻挡了脚步的同学和老师们,都能够在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平平安安地回到校园。

走出去的勇气和决心

新疆塔城支教团团长韦佩瑶这一次回到了自己开始的地方,去延续她和其他孩子的梦想。“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支教,我感到很幸福和自豪”,韦佩瑶说。曾经从这里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一次韦佩瑶想把这份靠自身努力走出去的勇气和决心带给家乡更多的孩子。

新疆塔城支教团的服务对象是塔城市第四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学校教学设施已经比较完备,配备有音体美教室、录播室、塑胶跑道及各类运动场等。学校统一配发了电脑来辅助老师教学。

塔城市第四中学整洁开阔的校园环境

支教团的教学工作涉及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化学和政治等多个学科,韦佩瑶负责承担初一年级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亦师亦友”是韦佩瑶和学生们的相处状态,生活中和孩子们发生的许多小事都让她感动不已,为学生答疑时被偷偷塞进口袋的小糖果、笔记上贴着稚嫩的暖心小纸条、孩子们的一句略带羞涩的“老师辛苦了”,都让韦佩瑶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每当这时,老师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在去年的跨年晚会上,学生们十分高兴地邀请她一起参加,分享零食、表演节目,一起迎接新的一年。他们不再只是学生和老师,而是一群有着同样目标,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朋友。

韦佩瑶与学生们的跨年晚会合影

疫情期间,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当地于2月17日正式开始在线教学,保证学生每天有四小时左右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其他学科的课程也陆续开设。除学校老师在线授课外,学校还要求学生在晚间统一观看20分钟的“新疆广电名师课堂”。开设网课以来,韦佩瑶更重视及时主动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力求保障每个学生在家能有和在学校一样的学习状态。

疫情前,支教团王疆妮老师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剧

韦佩瑶知道一年的支教时间不能只给学生们带来知识的积累,她更想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一颗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更美好的未来的种子。韦佩瑶时常和孩子们谈论未来,谈论梦想,她说,我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够像我一样,有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去的决心和勇气。这是她能够带给新疆塔城的孩子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特殊时期的全力“冲刺”

在四川省江安市支教的毕原悦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教学任务。距离高考仅剩一百多天,但学生们都因疫情影响无法返校,如何为高三的学生们上好网课,做好备考,是毕原悦等负责高三教学的支教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自2月10日起,江安中学正式开始网络授课并制定了详细的课表,高一、高二年级以复习和巩固为主,高三的任务是全力冲刺高考。毕原悦所教的高三年级学生需要在早晨6:50便开始一天的学习,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的时间主要进行答疑指导。

毕原悦为学生们制定的语文学习计划

为了满足高三学生的备考需要,在线自习、老师答疑、多平台齐上阵都成了毕原悦的法宝。硬件设施和网络信号稳定,毕原悦就在多个线上平台换着教学;网课不好板书,PPT可能达不到效果,老师们就用多种方式展示解题过程,比如将运算过程写在纸上后再拍摄给学生看,或是开启另一台设备为同学们直播演算过程;担心课后学习效率不高,毕原悦一方面联系学生家长,一方面用好网课平台的打卡和作业本功能,她还注册了猿题库平台为学生补充课后练习环节,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教学。

毕原悦正在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讲授语文课

网课的过程中充满着和学生互动的趣事。由于网络授课信号不好,毕原悦的声音经常卡成“电音”,卡顿的画面有时被学生们捕捉下来做成了有趣的表情包。除了课本复习之外,毕原悦还会为学生们播放《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古诗文能力,也帮助同学们放松心态。

“好好给学生们上好课”,这是她作为支教老师的初心,也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给全力“冲刺”高考的学生们最有力的承诺。她希望下届支教团的师弟师妹们能够珍惜这段难忘的经历,顺利适应从学生到支教老师的转变,“用不长的一年时间,做一件令自己和他人都难忘的事。”

肩担责任,描摹远方

在四川省荣县市第一中学支教的谷雨佳在给学生的第一堂课上写下了这样八个大字:明理、立志、修德、强术。这是他鞭策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学生们的希望。

从2与17日以来,谷雨佳一直通过线上平台来为初一年级的学生讲授语文课。在谷雨佳的第一堂网课上,他给学生们发去了一封名为《将责任从“枕头”移至“肩头”》的信,对孩子们提出了希望,鼓励他们肩负起责任,为奔向心中的远方磨砺翅膀。更别出心裁的是,这封他亲笔写下的信还被他设计成了一系列语文阅读理解题,培训学生们的解题方法。

谷雨佳的开学第一课

为了减少疫情对课程的影响,谷雨佳精心准备每一节网课。为了避免有的孩子因网络设备等原因而耽误课程进度,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谷雨佳的语文课以阅读训练和课外拓展为主,从魏晋风雨到汉唐盛世,从王维笔下的大漠到陶渊明眼里的南山,借此机会,谷雨佳为学生们补充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此外,谷雨佳还很注重提升网课的趣味性,比如讲到诗人李白时,他会结合当前流行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的人物“李白”来进行讲述。“现在,听我语文课的同学有四个班210人,每天都整整齐齐,没有迟到或旷课的,有时候一节课能收获两万多个赞”,谷雨佳说。

这次疫情让每个孩子度过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新年。谷雨佳在给学生的信中说,“面对灾难,我们没有参考资料,更没有标准答案”。而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尽管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在一线贡献力量,但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扛起肩头的责任,一往无前地为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但在这之前,“请在心中描摹你的远方,磨砺你的羽翼”,竭尽所能为未来的自己“添能加油”,这是谷雨佳对学生们的期许,也是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结语

从校园走向许许多多个孕育梦想的地方,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散发出同样的光亮,带来同样的改变和希望。越是在急难险重的疫情考验期间,越显出人大研支团志愿者们心中有情、肩上有责的奋斗姿态!一年不长,愿历练与成长让你们终生难忘!


编辑:曹松林 苏醒 粟健坤

采访:姚雅萌 邓学优 周阳 蒋彦玫


2019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中国人民大学第21届研支团志愿者名单

新疆和田西部计划志愿者:

徐贵荣 劳动人事学院

云南兰坪研支团:

陈继淮  劳动人事学院

杨倩灵  财政金融学院

王响响  公共管理学院

曹宇  劳动人事学院

杨珺婧  法学院


  新疆塔城研支团:

韦佩瑶  劳动人事学院

刘炫佐  财政金融学院

贾子乔  哲学院

吴雨佳  公共管理学院

王疆妮  经济学院

郝子梁  新闻学院


 四川江安研支团:

王聪聪  统计学院

姜琦  劳动人事学院

朱凯雄  公共管理学院

赵畇  新闻学院

张艺菲  社会与人口学院

毕原悦  哲学院


   四川荣县研支团:

谷雨佳  商学院

范启航  法学院

高欣  哲学院

孙可可  环境学院

石虎  国际关系学院


相关阅读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开始,由团中央与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

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