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疫情呈现城市向农村蔓延、输入型向社区感染型发展的新态势,乡村的基层干部和志愿者们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力量。本期的主人公是财政金融学院2018级本科金融四班的叶泽昌,在村委会志愿参与防疫工作的他,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了村中战“疫”的真情实感。
前言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周顶塆村。黄冈市一直是疫情重灾区,而且我的家乡在黄州区、团风县两县(区),及陈策楼、回龙、陶店三镇的交界处,又被106国道、一条县道和大广高速包围,旁边就是黄州区火车站,交通便利,所以家乡防疫形势十分严峻。幸运的是,村干部工作认真、讲究方法,截至目前没有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我响应学校的号召,向社区报到,进行劝返点坐岗、人员登记、排查体温、跟踪宣传报道等工作。
日志
与叶峰书记
在劝返点工作两天之后,我换了工作——去村委会帮忙整理文件。中午,刚刚吃完饭的村书记叶峰便赶回村委会,正好捎上了我。叶书记防疫期间一直穿着民兵连的衣服,看起来很有当兵的样子。在同去村委会的路上,我了解到叶书记以前参过军,现在还兼任村里退伍军人服务站站长。
“我们村退伍军人不少,他们参加防疫工作的热情也很高,很多都成了志愿者。”叶书记说,“我在部队呆惯啰,头发都是长起来就剪,你看看,现在村里剪头发都成了问题,还得去想办法。”
“这两天好大的风。刚刚在那个劝返点等你,发现那里没有东西围挡,待一会儿就冻得不行,得想办法去镇上拖一顶帐篷回来。”
“本来昨天去了一回了,结果我车子后备箱太小装不下,这得去找哪家有小货车的帮忙。”
全村八个小组212户有八百多人,而村委会只有四个人。叶书记的话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老百姓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叶书记和村委会成员心中的大事。基层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耐心,防疫期间更是如此。老百姓响应号召不出门,村委会就得担起责任,把反映上来的问题解决好。
村委会
把我载到村委会门口,叶书记就继续奔波去了。
村委会所在的小院子就在主干道边上,小院子的南边升着国旗,北边是一栋青白色外墙的二层建筑。院子外的宣传栏上贴满了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以及最近一次区委巡查组的巡查公告,旁边电线杆上的喇叭里则循环播放着防疫注意事项。
屋子里面的布置与两年前我来看的时候比变化很大,那时几个村委会成员还是坐在各自的办公室办公,给人一种深居简出的感觉。而现在对着大门就是三个服务台,服务台前备有椅子,开放快捷。
坐在左边的王豪叔叔见我来了,起身让出了他的位子,让我下午在这台电脑上帮忙整理材料,还向我简单介绍了村里防疫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开始,叶书记在正月初一(1.25)下午去镇上开防疫紧急会议,第二天上午就召集了村里八个小组组长开会。接着村委会马上就通过广播、流动喇叭、敲锣鼓等方式开展了宣传工作。各小组组长做入户登记,排查全村人员情况,每天对武汉返乡人员测量登记体温。他们还发动党员、退伍军人和志愿者,给全村各户发口罩和消毒水,每三天村里统一入户消毒一次。后来又在村里主干道上设立了五个劝返点,进行出入人员登记和劝返。
“参与到了防疫工作中的人,除了52名党员,7名退伍军人,还有响应号召的8位志愿者。”
“老百姓也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过年都没有外出拜年,正月十五也没有出去‘上坟灯’(祭祀)。像一组组长万少廷,儿子原本预定在2月14日情人节办婚礼,年前请柬都发了,还是决定推迟了,党员要作表率嘛!”
“甚至还有,村里老吴83岁的母亲去世了,丧事一切从简。家人响应号召,没办酒席,老人火化也没请亲戚朋友来参加葬礼。这要是放在以前怎么可能!”
确实是这样,村子里以前但凡有老人去世,整个葬礼要从早到晚持续一天。对重视丧葬的家乡人来说,一切从简的确是莫大的牺牲。
王叔叔和我讲话时经常要忙着看手机,防疫期间,他已经成实实在在的“低头族”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接打电话或者在便民群里收发消息。由于封村封路,镇上只准村民集体到王家店(镇中心)黄商超市进行采购。因此,村里新建了便民服务微信群,确保每家至少有一个人进群,即时通知消息。
最开始,村里统计采购了米面油,保证每家的米面油够吃一个月,一次性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接着就是集中买菜和灌煤气,这些都会在群里统计谁有需要,集中采购好了再分发。这些工作做起来都不简单,因为经常会有村民反映不及时、改主意的情况,整理更新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很费脑筋,一旁的吴娟阿姨就正做着这些工作。吴阿姨是村里的妇联主席兼计生委员,她干练地翻着手中的文件,操作着电脑。防疫期间,叶峰书记和王豪叔叔经常在村镇间来回奔波,吴娟阿姨则一个人留守村委会。
吴阿姨一边工作,一边和我讲起集中采购的经历:“第一次去集中采购,是我和王国安(志愿者)去的,用的是他的面包车,早上 6点钟就出发了,到了那里还是要排长队,排了3个多小时的队才进去超市,最后也只买到部分物资,也只能下次再去早一点……”
“围城”
就在我们交谈的时候,从外面进来了一位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的老人,来问村医吴刚医生什么时候回来。老人的女婿要带家人回广西,上午来咨询过要办哪些手续,吴娟阿姨就让他准备那边政府的接收函,并带家人明早来体检,之后才能开证明。
“孩子们早上起不来,能不能等待会吴医生回来了就来体检?”
“可以啊,那我待会打给你女婿。”
“好,好,谢谢了。”
老人慢步走出了门,服务台后面“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熠熠生辉。
“我们也只能做这些,能帮忙开的证明手续都会找镇上办理,但到了路上会不会被拦下还不确定。”吴阿姨接着和我说。
“一组的王高豪一家四口,腊月二十九从黄州租车回湖南岳父家,受疫情影响回不来没办法还车,十四天每天要租车费三百块,对于农村人家来说真受不了。”
“他打电话给我,我就为他办理了同意接收函,拍图片发过去,让他再在那边体检,找当地政府办手续,最后才把车开回来了。”
“叮叮叮”,吴阿姨的微信铃声响个不停。
“王豪,镇上面有一批捐赠的羊奶粉,你去群里面说一声,统计一下哪家有2017年之后出生的小孩,一个小孩三罐。”
“还有明天集中采购尿不湿,也统计一下。”
“好的……”
“有人说自来水管坏了我等会还要去看一下……”
大家又忙碌了起来。
村医
我整理完手上的几份文件,捧着水杯到了院子里。虽然昨天下了点雨,今天还是很闷热。下午到这里几个小时一直戴着口罩没有喝过水,我嗓子已经有些难受。窗外的太阳已经西斜,我今天的工作快要完成了,但晚上村委会的叔叔阿姨们还要值班……
正当我打算走回服务台时,外出采购药物的吴刚医生回来了,只见他提着两三个大塑料袋快步走进了村委会,把东西放在地上后就开始脱身上的“装备”。
吴医生是村子里唯一的医生,他的父亲之前也是村子里唯一的赤脚医生,可以说是子承父业。以前凡是村子里谁家有人病了,都会打个电话给吴医生,然后吴医生骑着摩托车上门诊断治疗。现在条件改善了,吴医生家的一层成了村里的卫生服务站,经常能看到老人小孩在那里打点滴。村民都很信赖他,去年还把他选为村里的会计。
今天吴医生是乘坐镇上志愿者的车去了黄州区的定点药店,给村里的老人买慢性病药物。很多老人都长期吃药,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人的药快没了,只能统计后让吴医生一个人去城里购买。
吴医生脱掉了外面一层薄薄的白色防护服。他摘掉了帽子和口罩后,我才发现他已经被闷得满头大汗。摘完手套,他赶紧跑去倒了杯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好热,一天没喝水了。”他接着脱身上的防护服。
“还有些药没买到,有的药品牌不对应也只能买了。”
“买到这些都不容易,先是量了几遍体温都刚好37.3度,说我发烧了不让进。”
“还不是穿防护服闷的。”我插嘴道。
“是啊,”吴医生接着说,“后来解释了半天好不容易让我进了,又说没有城里的代购证买不了药,幸好我带着我的医师证还有镇上的证明,又给张书记打电话协调,最后才买到这些。”
喝完了水,吴医生没有多休息,就开始着手整理买到的药,按人分好装袋再分发下去。没过一会就有一位志愿者过来取药。
“我老婆说我蠢,”那位志愿者坐在服务台前的椅子上等着,“她说我们小组只有我整天还在外面跑来跑去,怕我有危险。”
“乱说!疫情就是照妖镜,什么人什么品质一下子就照出来了。有些人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疫情来了就一直叫叫喳喳,等到需要志愿者又全都消失了。”吴医生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还是让我有点吃惊,“好了,你们小组的,拿好。”
“吴医生,有广西来这里的一家人要走,等下我叫他们来找你做体检吧。”吴阿姨说。
王豪叔叔刚接完一个电话,说:“吴医生,四组西边那家他爸病了,想来找你打针。”
“打不得,镇上怕传染和耽误病情,现在村里诊所一律不准打针,要打针得去镇上。”
叶书记进了门:“二组城里开店的那家人捐了几桶浓度很高的消毒水,还有镇上信合给我们捐了几箱泡面,待会可以发给志愿者们。”
……
周顶湾村村委会的四个人又忙碌了起来。
后记
晚上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回到家,回想着自己在村委会一日工作的见闻,我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有了新的认知。村委会是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重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我之前一直觉得村委会的存在感很低,除了盖章子没有什么用。但从这短暂的一日志愿经历中,我明白了村委会关键时刻的重大作用。基层各项情况都很复杂,村里很多事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对村民切身利益造成损害。这时只能依靠基层群众自治选出来的、受村民信赖的干部,只有这些了解基本状况、明白矛盾所在的干部,才有合理高效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防疫期间,村委会的干部更是组织、发动群众防控疫情的前沿战士,正因为有他们的奔波和劳累,防疫工作才得以迅速展开,村民生活才得到了保障!
中国有着千万个这样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为了抗击疫情奋战着,我所接触到的,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而已,但我仍从中真实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中国加油!中国必胜!
新闻学院何菲供图
天气一天天暖了起来,每个人都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这是广大基层一日战“疫”的缩影。正是千万个这样的基层组织,我们才有了战胜疫情的能力和信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力量也由此可见!欢迎更多人大人向我们投稿,分享你和身边人的故事,展示出这份动人的力量。让我们凝聚在一起,共渡难关!
编辑丨环境学院2018级本科生吴静怡(来自武汉)
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祁迪(来自十堰)
曹松林阿瑶姜盛新